公議會的基本討論
由主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清潔聖殿、在聖殿施教,這一切均讓當時的猶太人不能忽視。因為,主耶穌的行為,挑戰了當時的「聖殿」法律,且祂為群眾帶來的「默西亞渴望」也使當權者不能視若無睹。在逾越節的前後,擁入耶路撒冷的群眾眾多,他們對默西亞的渴望,可能也會演變成為一項「政治行動」。因此,聖殿的領袖覺得他們應為這現象負責:如何演繹及解釋。在四部福音中,只有若望福音對「公議會」有較詳細的描述:「這人行了許多奇蹟,我們怎麼辦呢?如果讓他這樣,眾人都會信從他,羅馬人必要來,連我們的聖殿和民族都要除掉」(若11:47),其中,大司祭蓋法的態度尤為重要:「你們甚麼也不懂,也不想想: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若11:49-50)。若望在編輯上,將公議會的對話放在主耶穌復活拉匝祿之後,榮進耶路撒冷之前。如此,主耶穌行的這個奇蹟,便成為祂在山園中被捕所考慮的因素;若沒有這個考慮過程,主耶穌的被捕便會難以置信。在主耶穌所處的時代,政治與宗教是分不開的;然而,主耶穌卻希望另闢新徑:將兩者分開,致使當時的猶太領袖不能接受。但是,主耶穌認為敬拜天主是宗教行為,聖殿是天主的家,群眾是天主的子民。蓋法的一句話不是以自身而說的,而是作為大司祭的神恩而講;因此,當他的這句話一出,公議會成員的疑慮便清晰了。他們原先對處死耶穌懷有恐懼,希望能有另一種方式解決問題;但是,蓋法以大司祭的權威作出了決定,他們便沒有了顧慮,一步步地實行他們的計劃。
主耶穌在公議會
公議會對付主耶穌的決定,會在星期四晚上至星期五凌晨在橄欖山山園發生,主耶穌被帶到大司祭的庭院;當時,在那裡有三類人聚集一起:司祭長、長老、和經師。主耶穌經歷了兩次的審問:首先,在公議會;其次,在羅馬總督比拉多面前。事實上,在公議會,主耶穌所經歷的並不是一次正式的審訊,只是公議會作出相關的確定,為將主耶穌交給羅馬總督處決。
現在,讓我們仔細反省主耶穌被處死的理由。為猶太領袖而言,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對主耶穌「清潔聖殿」的註解。他們指出主耶穌的這個行為侵犯了聖殿當權者的主權。在「清潔聖殿」的基礎上,他們指出主耶穌自稱為「默西亞」,將祂自己與天主同等;如此,便觸踫到猶太人信仰的根基—他們相信只有一個天主。如此,我們可以體會到以上的兩個指控都是「宗教性」的;但是,由於當時宗教與政治是分不開的。從政治性而言,聖殿是以民內在團結的基礎:是民眾奉獻祭獻的地方、是他們參與重大節日的朝聖點。因此,當主耶穌宣稱祂為默西亞時,便是指出祂擁有以色列民族的王權。這為羅馬統治者而言,也是難以避免接受的。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祂的罪狀牌清楚地寫下:「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
對於主耶穌在公議會的對話,當然以馬爾谷福音所載最為具體:「大司祭又問他說:『你是默西亞,那應受讚頌者的兒子嗎?』耶穌說:『我是,並且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邊,乘着天上的雲彩降來。』」(谷14:61-62)。由於內文用「那應受讚頌者」和「大能者」代替應用天主的名,更顯得馬爾谷福音記述的真實性。然而,大司祭的提問除了在神學傳統上,還有按照他們所聽到有關主耶穌宣講時所說過的。從對觀福音中的記述,在大司祭的提問中,主耶穌確定了祂是默西亞;這樣,便配合到若望福音中記述了主耶穌對比拉多的回答:「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若18:36)。主耶穌的回答嚴重地挑戰著公議會,從政治上及信仰上均不能接受。因為,如此,主耶穌便和「大能者」相當接近;這為公議會的成員是䙝瀆的話。然而,比拉多再一之確定:「那麼,你就是君王了?」(若18:37)。主耶穌的回答,讓祂走上了十字架的死亡:「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18:37)。
主耶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因為這是祂的使命!「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在祂面對肉體的死亡前,主耶穌再一次重申祂「降生」的意義:與人類同行,帶領我們走上救恩之路。因此,在十字架上所作的愛的犧牲,是主耶穌「愛到底」的必然結果。祂對人生另闢蹊徑,是人性的另一個選擇:你們要彼此相愛!這條人生路已開闢了二千年,走過的人多,成功的人又有多少?今日,我們紀念主耶穌的聖死,讓我們與主一起,共患難、同心仰望天主的恩寵。待新天新地的出現,也應驗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