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頌主愛至萬代 (三)

在孝女會的日子,除了靜態的聖堂內部服務外,還有多恣多采的活動和服務呢 !
我在60年代領洗,當時香港很多從國內來的新移民,大多數是勞工階層,生活清貧,而聖老楞佐堂的所在地,正是勞苦大眾聚居的李鄭屋村。居民當下的需要,是能有溫飽的生活,堂區於是除了福傳活動外,便是實踐愛德行動。本堂神父聯絡上了富足的地方或人仕,請他們慷慨捐輸物資。於是有心人仕不斷向堂區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品: 由吃的麵粉、生油到穿的不同季節、不同式樣的衣服、鞋襪等,源源不絕而來。捐贈的物資由堂區福利會接收後,分發的工作當然落在年青力壯、又兼備耐力、愛心的孝女會成員身上。

起初以為分派物品很簡單,原來之前的籌備工作要按步就班、更要分工合作,流程才可以暢順、使命得以順利完成。以分派舊衣物為例,捐贈物品到達堂區後,第一步是點算及檢查物資,將其分類:男裝、女裝、童裝、適合夏天或冬天穿著的,還要分大、中、細碼,很像籌劃開設時裝店呢!分派衣物的前一天,要在禮堂將衣物分類放置,並架起排隊圍欄,工作小組亦要召開會議。當天我們都很緊張,是第一次給教友派發物資,本堂神父也來巡視,並為我們打氣。時候還未到,禮堂外已排了長長的人龍,各人手中都拿了盛載衣物的袋子。禮堂門一開,人人都急著進去領取衣物,有些還是拖男帶女的全家總動員。拿到了衣物,當然最高興的是小孩子,馬上便穿上,大人們也不甘後人。於是人人都在聖堂外面試新裝,不合身或不合意的便彼此交換或轉贈,很是熱鬧又充滿人情味。看到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我們都忘記了疲累,心中充滿感恩之情,能為有需要的兄弟姊妹服務,很有使命感和滿足感哩!

接踵而來的是派發麵粉,我們起初不知如何處理,幾經商討才定出派發方式:以家庭作單位,每家又以人數計算所得數量,領取時要自備布袋盛載。分發麵粉較複雜:工作人員一人撐開布袋,另一人將麵粉倒入袋內。配合得不好,麵粉會倒到地上去,倒下去的力度太大,粉末會向上飛揚,使我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經過數次練習後,總算可以應付不同大小的布袋及改善了派發的速度;還要處理教友投訴計算人數不對或解答問題。禮堂內忙著派麵粉,原來在禮堂外卻忙著進行生意交易,附近的人聞風而至,向教友以低價收購麵粉起初我們都認為教友不對,堂區照顧他們的需要,而他們竟以低價出售。後來回心一想,不是每家人都有空或懂得用麵粉去做成食品,將它出售賺到一點生活費去幫補生計,也達到堂區照顧他們的目的,又何嘗不可。派發完畢,還有不少善後工作:將剩餘的麵粉重新裝好及清潔場地。本來都是筋疲力倦的我們,在清潔場地時都指著其他人捧腹大笑,接著便一齊到洗手間,在鏡前看清楚自已的怪模樣。鏡中出現了一群白髮花斑的婦女,連眉毛都變白了;眨眼之間我們給麵粉末催老了幾十年,難得能預見自己年老的模樣!開懷大笑後清洗一番,又恢復了青春活力。

這次的服務,除了使我們經驗到為兄弟姐妹服務帶來的喜樂外,還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同時也學會了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去了解別人的真正需要。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天主的臨在和衪無微不至的照顧,觸碰到一個愛我們的天主。如此,我們每天都能活在幸福中,是被愛的幸福,能不天天喜樂、感恩?(待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