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文德讲座-04

文德著作介绍:「方济大传」的灵修含意

(一)背景

圣文德在1260年于纳邦举行的小兄弟会总会议中,被委托重写一本方济的传记,以取代所有现存的传记。这些现存的传记包括:薛拉诺所写的第一传记、第二传记、圣方济的奇迹、及朱利安着的圣方济传。面对这些传记,圣文德发现有一些问题存在:薛拉诺所写的两本传记,相差超过24年,而朱利安所著的传记则过于简短,而出现遗漏或压缩了重要的资料。因而,圣文德希望透过这本新的传记表达出一套深厚而恒常的灵修神学。他编写时的政治动机相当明显:由于早期的传记包含了太多圣方济原始的精神,这为圣文德重整修会的制度有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他要从灵修的角度重新编制圣方济的经历。 「我自知无能,也不配撰写如此堪为我们取法和尊敬的方济的生平,如非为了众弟兄热忱的期望,及总会议的一致要求,我决不敢尝试这工作。」(文大序3)同时,他为了能撰写这本传记,曾作了深入的研究,并走访了那些曾与圣方济一同生活而仍活着的早期兄弟。 「我曾亲自探访了其生于斯,和死于斯的处所,并与若干尚健在人间的他的密友,尤其是若干亲自体验到其圣德的芬芳,并尝试仿效其生活的弟兄们,做了谨慎的谈话;这些证人的守正不阿,以及他们实话实说的明显事实,令我们对他们作证的事实,放心信赖。」(文大序4)圣文德亦清楚地指出他所用的方法: 「本书的叙述事件,并不常依年代的秩序,反之为了避免紊乱不清,我立意更为系统化,将发生于不同时间,而属于类似的事联结一起,同时将发生于同一时间,而属于不同主题的事予以分离。」(文大序4)因此,圣文德主要是将薛拉诺及朱利安的作品逐字记录地编译出来。但他却非常独特地将这些资料以一套完整的灵修神学组织及诠释,而完成了这本「方济大传」,其后亦为礼仪的诵读而编辑了「方济小传」。

圣文德只花了三年的时间完成这委托给他的差事,在1263年于比萨的总会议中,呈献了他的作品「方济大传」。当时出席的还有34位省会长。在1266年于巴黎举行的总会议,批准及认可了这个传记作品;同时亦决议要销毁所有在「方济大传」之前所有的方济传记资料。如此,圣文德所著的「方济大传」在十三世纪开始,便在教会及欧洲社会中广泛流传。由于这个销毁的命令正好反映出当时修会对文件的保留的观念不足,同时在这个严苛的指示命令下,不但一些应予保留的手抄本消失了,也开始让这些手抄本在方济会士们中间分散着。在这个情况下,有关方济人格及其作品的认知上就非常贫瘠了。这个情况维持好一段时间:1768年才重新获得薛拉诺的「方济第一传记」;1806年才获得薛拉诺的「方济第二传记」;1899年才获得薛拉诺的「论方济的奇迹」。

基督教学者保罗沙巴底(Paul Sabatier) 于1894年出版了「亚西西圣方济之路」一书,同时引起了一些历史学者的注意,他们希望复兴早期方济会的资料及其原始精神,这似乎是对圣文德所著的传记及他的政策持有相反的意见。事实上,在圣文德发出如此指令的时候,也有许多神修派的弟兄们作出指责,认为圣文德的方济传记是以技巧写成,并且遗漏了许多古老的说明。

 

(二)圣方济生平的灵修

圣文德欲表达的灵修可从他著作的「方济大传」的结构中了解。从序言中,圣文德表达出他并非依照编年的记述法编译,而是按「主题」。第一至四章:描述圣方济的早期生活、他的皈依、如何建立修会、及修会的发展;第五至十三章:主题编译;第十四及十五章:方济的死亡及宣圣。现将第五至十三章的主题细列如下:

「净炼」阶段

第五章:方济的克己生活,受造物提供他的神恩。

第六章:方济的谦虚与服从,以及在细小事上天主如何俯就他。

第七章:方济对贫穷的热爱,以及天主如何以奇迹照料其需要。

 

「光照」阶段

第八章:方济对受造物的同情,以及受造物对方济的爱。

第九章:方济热烈的圣爱及其如何渴望殉道。

第十章:方济的热心祈祷及他祈祷的效能。

 

「合一」阶段

第十一章:方济对圣经的了解及其先知之恩。

第十二章:方济在宣讲的实效及其治病的神能。

第十三章:方济的五伤。

 

从这三个阶段中,读者会发现有另一个节奏。在「净炼」阶段中有很明显的「相对的巧合」(coincidence of opposites):在第五章内,方济的克己相对于天主的富饶透过无灵的受造物给与他的神慰。 「有一次,方济在圣乌尔巴诺隐修院患病甚重时,他感到自己需要一点使他有力的东西,他便要了一杯葡萄酒。人们告诉他说:那地方一滴葡萄酒都没有。他便请他们给他倒一杯水。水端过来后,他就画了一个十字降福了水,马上水就变成了上好的酒。于是该穷会院无力提供的事物,他的圣德却供应给了。他一尝了酒,马上感到身体好得多了。」(文大5:10)「一夜,正当他躺着思念天主时,忽然听到七弦琴演奏无比美妙的声音。他虽看不见谁在演奏,但由于音乐时起时落,可以认定演奏者在来回徘徊着。全神向往于天主内的方济,听到了这奇的音乐,感到如此的快乐,致使他自觉离开了世界。 」(文大5:11)「试想,方济的良心何其纯洁,其圣德何其高妙!一如他的意愿,无情的火丧失了其燃烧的能力,清水变成了美酒,天使为他演奏,天上的光他指路。」(文大5:12)

这种似乎矛盾的秩序在第六章亦继续出现。圣方济的谦逊服从,被天父在他身上所行的奇迹中的服从所平衡了。 「方济拥有丰富的谦虚,它是诸德的护守者与冠冕。他本人则是基督成德生活的明镜及光芒四射的楷模。但是,他自己心目中,他只是一个罪人。其神业的进展,就以这为基础;而这基础乃是他独如一位明智的建筑师,由基督所学得的。他常说:天主圣子由崇高的圣父怀中降来人世,为分担我们的不幸,而成为我们的主及师傅,正为了以言以行训导我们的谦虚。」(文大6:1)

在第七章中,记述方济如此热爱贫穷,天主却以奇迹照料其需要。 「方济在接近里野地地区的一座隐修居所内卧病不起时,一位医生曾经尽力照料了他,圣人因为一无所有,对报答医生也一无所能,但天主酬报了该位医生热心的努力,使得他在此世也不无报酬。这位医生刚尽其所有财力起建了一座新房子,这房子的墙自上至下,裂开了一道缝,使得整座房子有坍塌的危险。人力对这座房子,似乎没有挽救的可能;不过,医生却将其希望完全寄托在圣方济身上,并请求弟兄们给他一点圣人触动过的物品,他一请求后,终于得到了圣人的一撮头发。他将该头发,夜晚时放该裂缝中,翌晨一起床,他发现裂缝如此严密结合起来,以致完全没有了裂缝的痕迹;而夹在当中的头发,也不可能被取出来了。」(文大7:11)「又有一次,方济计划到一座隐居之所专务祈祷,由于他身体虚弱,故骑一匹属于一位劳动者的驴子。那时正值盛夏,驴的主人疲惫不堪,口干舌燥,使得他在方济后面叫喊说:『除非立即有水可喝,我便要渴死了。』方济立时下来,跪在地上,双手向天,举行祈祷,直至自觉为天主所俯听。祈祷完毕后,就对其驴主人说:『请到那巨石下,你将会在那里得见有水滚滚流出来,仁善的基督就在此刻使石头为你而流出来。』因了天主这么容易俯听其忠仆方济,一个口干舌燥者,能由巨石中得饮清泉,以解其燥渴,这都为了一个人有力的祈祷。该处过往未曾有过水,此后,既使有人作了仔细的搜寻,也没有找到水的痕迹。」(文大7:12)

当进入第二阶段,即「光照」阶段时,这种「相对的巧合」的技巧并不十分明显,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第八章论及圣方济对受造物的同情时,表达出他对受造物的爱,而受造物亦相应地作出回应。 「同情有如保禄宗徒所说的:它有裨于一切。这同情充满着方济的心胸,并深入其五内,使得他整个生活似乎完全为它所统驭。就是这出自爱的同情,使得他以祈祷结合天主,并使他因了分担基督的苦难,而变成了基督。也是出自爱的同情,导引他奉献自己与近人,并使他有了万物的和协,而让人返回到原初的无罪。」(文大8:1)

在第九章的描述中,圣方济怀有如此热烈的圣爱,使他多么渴望殉道,并到回教徒的地方为主作证。 「圣方济由于爱火炎炎,热切希望获得其爱火不可能熄灭,而其英勇也不可能摧毁的殉道者的光荣胜利。他既为这完美的圣爱所燃烧,而爱又是与怕惧不能并存的,所以他所憧憬的目标,借着殉道的剑,将自身作为生活的祭品,献给天主,以便以这方式来补偿基督为我们受死的大爱,并激励他人也爱天主。」(文大9:5)「热爱基督的方济,虽然全心期望为基督舍命,但由于天主仁慈地安排及圣人的功德,未能如愿以偿。他所以未死,是为了将来取得更为光荣的特恩,同时又赢得其深切期待的殉道光荣。天主圣爱之火如此灼热在其心中,故将来必须明白地表现在其肉体上。」(文大9:9)

虽然他未能如愿地殉道,但他的渴望却标记性地实现,满全在主耶稣赐给他的五伤中。第十章记载了圣方济因他热心的祈祷而行了不少奇迹。 「柏路佳教区的圣尤斯定隐修院院长一遇见方济,便立即下马,以表示其尊重之意,并为了和圣人谈论其神修生活。他们在愉快地交谈一阵子后,院长便向方济告辞,并谦虚地请求方济为他祈祷。天主的人便回答说:『我很乐意为你祈祷。』及至院长离去不远,方济就转身向同伴说:『弟兄,请稍候片刻;我要践行我的诺言。』就正在方济祈祷时,该院长忽然自觉心内从未体验过的喜乐及热诚之神,致使他神游于天,并且迷失于主内。如此不久便醒了过来,他才明白了这是方济祈祷的功效;自此之后,他较前更喜爱方济会,同时,他常将这事告诉他人,并视之为一个奇迹。」 (文大10:5)

在第三阶段,即「合一」阶段中,那种「矛盾」的秩序再次出现,但不及在「净炼」阶段中,如此生动的手法。 「方济的言语犹如灼热的火,通透人心的深处,使听众的心灵洋溢着惊奇。方济的谈吐虽不具文才,却往往表现出来自天主默示的信号。」(文大12:7 )圣方济所修的德行在第十三章达至最高峰,就是他印上了被钉耶稣的五伤「于是,方济先做了热诚的祈祷,然后由祭台上取过福音书来,并叫他虔诚而有圣德的同伴,因圣三之名打开福音书。每次遇到的都是基督的苦难,方济因此便了解到,自己在离开世界之前,必须像基督一样受苦难,就如自己一生,事事像似了基督……在接近举扬十字架庆日的清晨,正当他在山上全神贯注于祈祷时,方济看见有六个如火的翅子的炽爱者由天而降,这神视迅速地降来,并停留在靠近方济的空中。此时,他见到在翅子中间有位被钉的人的形象,这人的手和脚伸开来,并被钉于十字架上,两个翅子高举在其头上,另外两个则自两旁伸展在飞动着,而其它两个则掩着祂的身体……他因见到了这奥秘的神视,而惊奇出神。他清楚明了基督的苦痛和长生不死的炽爱之神,是不能并立的,最后由于天主的默示,他才懂得天主所以展示他这神,是为叫他看出一位炽爱基督者,可以只靠了火热的爱德,而完全相似基督,并不必粉身碎骨。神视消逝后,方济的心为一种可奇的爱火所燃烧,而其身上则印上了一个更为可奇的形象,就是在这时刻,铁钉的印,出现在他的手足上,犹如在神视上见到的被钉于十字架的那人一样。 」(文13:3)

由有关方济印五伤的叙述开始,整个传记的编排从「主题」式的秩序再次进入「编年」式的秩序。传记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就是圣方济的死亡及宣圣。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编年」式的秩序亦是依从着「净炼、光照、合一」三个阶段。圣方济从净炼:他的皈依,经历光照阶段,借着印上主耶稣的五伤,走进合一阶段,并在死亡中转化,传统上称为「逾越」。 「方济逾越」的描述是整卷传记中最美丽的:「最后,天主所有奥秘在方济身上全部满全,他的圣善的灵魂,便脱离了其肉体而被天主光荣的深渊所吸收,而方济于是便安息主怀……他的灵魂犹如一颗闪亮的星,乘着白色的云在大水之上升上了天;他发着圣德的神光,洋溢着天主丰富的上智与圣宠,而这些圣德、上智和圣宠,曾替他赚取到进入基督永远休息于光中的光明与平安宫殿中的权利……在他的圣手与圣脚可以看到铁钉,这些铁钉像天主奇迹般地以其肌肉所形成的……他的肋旁圣伤,可以看出决非人为的结果,正如产生救赎奥迹,与人类赖以重生的我们救主的肋旁圣伤。铁钉色黑如铁,但肋旁的创伤呈红色,而肌肉则微缩犹如圆圈,好似一朵美丽的玫瑰。所有其他的皮肤,原本微呈暗色,尤其因了患病,更颢褐色,而现在则变为耀眼的洁白使我们想到那是属于天上圣人的肉体。」(文大14:6;15:2)在「合一」阶段的高峰就是方济被列入「圣品」,这是与天主圣三合而为一的结果。

 

(三)圣方济的形象

究竟圣方济在圣文德所编译的传况中有何形象?圣文德欲向修会的会士及其他信众推荐圣方济为「福音生活的典型」,在圣方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灵修生活进程的动力、及修德成圣的理想实现。他将圣方济连结于众多圣经人物:若翰洗者、厄利亚先知、默示录中拥有六只翅子的天使…。圣方济成为第一位「基督的肖似者」,他在生命历程的进展中透过增进不同的德行,趋向主耶稣,这就是圣文德所著「灵魂迈向天主的旅程」中的不同阶段。他所肖似的就是圣文德在另一本著作「生命之树」中所描绘的主耶稣。最后,他被提到拉维纳山,就好像主耶稣在大博尔山显圣容一样,他接受了主耶稣受难的标记,铭刻在他的身上。

 

「方济大传」原文转载自「方济与佳兰(二)」编译:高达德,至洁有限公司出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