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聖佳蘭同行 凝視主耶穌的路

    書籍簡介 前言 / 序 內容試讀 作者:譚錦榮神父自序 「與聖佳蘭同行,凝視主耶穌的路」是對聖佳蘭靈修生活的一份回響。聖佳蘭以一生的時間,默觀主耶穌的苦難,從祂的苦 難中,她體會到我們與主的親密結合。在她寫給布拉格的聖依搦斯的四封信及其他的書信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她對主耶穌是如何的傾心、如何的專注,並以一股熾熱的愛火回應天主的愛。 因此,我嘗試以聖佳蘭的書信作傳統十四處苦路的默想,為使我們能更深入地進入這份與主互愛的關係。同時,聖佳蘭為我 們提倡了透過默觀「十字架作為明鏡」:十字架並非一個靜態的事件,而是一個生活的、動態的與上主的經驗。十字架就是一面明鏡,也是一個奧秘。十字架不單表達了對耶穌深厚的愛,也流露出對跟隨耶穌的最大渴望。 雖然,作為人類,我們未能完全明白自身如何成為天主的肖像,聖佳蘭指出透過凝視這「明鏡」,我們能夠看到真實的自己;同時,凝視這明鏡中被釘的耶穌,我們能內在發現真實的自己,及反映出來的外在自己。 默觀與轉化是相連的,若我們希望進入默觀,我們的生命必然地要轉化:布拉格的聖依搦斯曾將她的身、心、靈放在永恆的 明鏡中:「我們有沒有看到十字聖架是永恆的明鏡?被釘的耶穌就是永恆的反映!」在被釘的耶穌身上,我們可以體會到天主完全包容的外溢性的慈愛。祂張開雙臂為自己製造空間,讓近人進入;同樣地,亦為自己踏出一步,準備進入他人的生命中。 「凝視主耶穌的路」要求我們創造心靈的空間,去接納我們所看見的,同時擁抱我們所看見的。我們看見的是甚麼呢?因此,在聖佳蘭著作的默想後,我們應為自己保留一段「靜默」的空間,讓自己進入默觀中,與被釘的熾愛者耶穌契合,以祂的愛 轉化我們的生命。 在俗方濟會士 譚錦榮神父 二零一四年三月廿五日 預報救主降生節 開始祈禱 Close to Christ’s Mother (Fourth Letter of St. Clare to St. Agnes of Prague 1253) Staying close to Christ’s mother, humble and poor, we shall bear our Creator whom we...

    Read More

  • 帶出基督:嬰孩耶穌的五個慶節

    聖文德著 (下載試讀版)

    Read More

  • 苦路善工

    書籍簡介 引言 書籍目錄 作者:譚錦榮神父 出版社:出版社名稱 ISBN:4713510945353 價格:HK$200 HKD$180   作者簡介  

    Read More

  • 愛火燃荊 主日講道集

    書籍簡介 前言 / 序 內容試讀 作者:譚錦榮神父 價格:HK$100   前言 「愛火燃荊」主日講道集的出現實在是我個人計劃之外! 在過去的三年,每週以三天時間準備每主日的道理,並將它筆錄成文,交給「公教報」專欄,實在天主給與我莫大的恩寵。因為,從中我對天主聖言有更深入的了解;這份了解並非單從理性認知上,而是在天主聖言前的降服。主耶穌曾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14:6),我在這三年的歷程,實在有很深刻的體會。 在很多朋友、教友、及會友的鼓勵下,最終,我決定將這些道理輯錄成書,為能與更多讀者分享我的屬靈生命。在付印過程中,我非常感謝為我校對的兄弟姊妹、為我寫序言的陳志明副主教及麥琬淑修女、為我提字的朱國強先生、為我排版的黃頌謙先生、及眾位恩人的慷慨支持。同時,我亦感謝聖方濟、聖佳蘭、愛火聖師聖文德、在俗方濟會主保:匈牙利聖依撒伯爾及法王聖路易的代禱,好使我能體現在俗方濟會會規所言:「由福音走向生活、也由生活回歸福音」(會規4),願天主永受讚美!   在俗方濟會 譚錦榮神父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一日 諸聖節 序(一) 「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希4:12) 「講道實為禮儀行為的一部份; 其作用是加深信友對天主聖言的領悟,並在他們生活中充分發揮聖言的效力。」(《上主的話》宗座勸諭,59 節) 我認識譚錦榮神父超過三十多年,記得一九八三年我同陳維統神父帶團去聖地(耶穌撒冷)朝聖,譚神父是其中一位參加者,自此之後,譚神父非常熱愛聖言,加上現時是在 俗方濟會的成員,對聖言就更加熱愛和勇於去宣講聖言。 今次譚神父計劃出一本主日講道集,並希望我能為他寫序,我當然樂意接受。我留意到譚神父講道的內容很多元化,有聖經的背景、有教義的申明、有信仰生活的反省、有 靈修的提點、更有個人實際的經驗分享。這樣的講道,可以幫助教友有一個全面的領悟,對慈悲天主的面容,能夠有一個實在的體會。 希望這本講道集出現,能夠幫助讀者的信、望、愛三德,有所增長。 陳志明副主教 序(二) 我仍記得在三年前,當譚神父接到公教報的邀請,為未來甲、乙、丙年闡釋主日福音時,他立刻請教方濟會黃國華神父,並買來不少有關的書籍,從此,他的書枱上就放滿了厚厚薄薄的工具書,可見他對這事的一絲不苟;他每次在寫稿前一定閱讀及參考不同有權威的作者對這篇福音的闡釋,加以反省,並用日常所接觸到的生活例子來配合,使之更生活化。 開始第一年時,他寫起來是比較拘謹嚴肅,因為他認為既然是釋經,就必需嚴肅地、正確地、學術性地寫出來,這為他是需要用心用力的。但過了半年,神父開始跳出框框,除了繼續參考釋經書外,並以他所接觸的例子來使文章更生活化;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文字叫人死,神卻叫人活。」( 格後3:6b) 從此他讓聖神活現在他的文字中。而寫來更得心應手,字字硃磯;行文更是讓「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直穿入靈魂和神魂,關節與骨髓的分離點,且可辨別心中的感覺和思念。」( 希4:12) 譚神父常說:我手寫我心;所以他所寫的除了影響他人外,同時也改變了他自己。在他的文章中,常常提到生命是一個奧秘,而生命是有無限的可能性;他為我們打開通往基督之門,讓我們藉他所寫的去認識我們的主,從而與主相遇,對天主那永不挽回的愛常懷着渴望,並能在生活中將這愛展現出來。 麥琬淑修女人子的來臨—在恩寵中生活 將臨期首主日(瑪24:37-44) 現今的社會是否如諾厄的時代?當時的人著意吃喝婚嫁(瑪24:38),追求享樂的生活。現代人亦不斷講求優質的生活,當我們要安排生活的優次時,或將生活的性質排序時,可能你會發現大多數人會將以下的生活內容安排在生活優次的前列:健康、子女的學、安穩的工作、固定的收入、舒適的居所、朋友的交誼。在信仰團體中,信友亦會將信仰及與天主的關係放在生活優次的前位,但並非全將信仰放在優次的首位!   「人子的來臨」在今日的福音中像重句一樣的出現。一方面, 我們不知道人子來臨的時間, 但祂的來臨卻為人類帶來一種根本性的分辨:「一個被提去,一個被遺棄」(瑪24:40-41)。因此,我們便應作準備!生活的準備、信仰的準備。其實,我們不應把兩者分開,我們所需要面對的是信仰生活的準備。那麼,信仰生活是甚麼?這並非只是領洗入教、每天善盡本份:早、晚禱、定期的修和聖事、感恩祭、愛德行動。信仰生活是整個人的生活,是讓天主佔據你整體的生命。若我們能明白天主的創造,我們便能體會讓主佔據的意義!如此,便如經中所說的:「一個被提去」(瑪24:40-41),在人子來臨時,被天主的天使所召選,因為已被天主所佔據了!   天主聖三的內在生命是一份互愛的動力,從這愛的滿盈中,創造主創造宇宙及人類,願意受造物分享祂的慈愛及美善。天主完全掏空地愛了我們,是渴望我們也能完全地歸還祂的愛,在這互動中光榮天主。因此,天主在創造時,完全進入了人類的生命中,讓我們能生活在祂的恩寵之中。可惜,人類由於自私、驕傲、自大,失落了這份恩寵。但天主對人類的愛是永不挽回的,因此永恆的聖言降生人間,作人類的典範,為我們指出生命的道路,好讓我們能回歸天父。   生活的優次往往反映了生命的追求,然而真實的優質生活究竟是甚麼?你有否見過一些學生,他們的生活就是:上學、補習、溫習,這個循環背後,只是為了將來能多賺點錢,過一些高消費的生活!他們的理想是甚麼?天主給與他們的潛能、才華又是甚麼?若我們只以金錢掛帥,追逐名利享受,最終我們失去的可能比我們得到的還要多!所以,我們必須要醒寤(瑪24:42),因為我們不知道那日子的來臨。   曾經有一位患重病的教友分享:「他從前是一位工作狂,從工作中得到很多滿足感,亦為他賺得了金錢、享受,但當認為可以退休享受人生時,他得了重病。在病患中,他醒覺到一方面現世生活的短暫,另一方面亦從家人的關懷中體會到天主的慈愛。從前,由於工作,對家人的關心實在太少了。病癒後,他感到最大的喜樂已非任何物質的擁有或享樂,而是小孫女的一聲問候,一個睡前的吻別!」有一位年青人,他在學習中與時下年青人的學習態度全然不同。他在六年的中學階段中從沒有到補習社補習、沒有「開夜車」讀書、如常參與堂區善會、恆心祈禱,他追求的是真實、有意義、實現真我的生活,最終他如願在大學修讀他所喜愛的學科。他的成功在於他讓主耶穌進入他的生命,讓祂完全佔據自己。   既然主耶穌第一次來臨時,重整了天人關係,為人類帶來了希望。在我們期望祂再度來臨的時刻,便更要醒寤。這是今日福音對我們的勸勉:作為信徒,我們應時常準備好自己,提高自我的「屬靈醒覺」,就是在生活中與天父的共融,忠信於祂,並期望新天新地的來臨。因為這是我們重新進入天主恩寵的時刻,天主並不要求我們脫離現實,卻渴望我們在生活中活出真實生命的意義及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天主的慈愛。如此,我們便能克勝今日社會的軟弱,而能以福音精神強化生活。...

    Read More